2025年9月26日,第三届黄梅戏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分论坛——“黄梅戏文化传承与创新人才培养学术研讨会”在安徽安庆成功举办。来自安徽、江西、江苏、深圳等地的黄梅戏艺术院团负责人、教育界专家、知名演员及文化产业代表齐聚一堂,围绕黄梅戏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创新人才培养展开深入交流。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传承是黄梅戏人才培养的根本,创新需建立在扎实的传统根基之上。安徽省黄梅戏艺术发展基金会理事长蒋建国指出,黄梅戏的传承需系统整理传统剧本与老艺术家经验,构建规范化的理论体系,为教学与实践提供支撑。安徽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导演李敬何则强调基本功训练的重要性,并分享了该校在教学形式与内容上的创新实践。深圳市辰龙黄梅戏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熊辰龙提出,应推动院校与院团共建实训基地,通过“定向委培”机制,打通“培养—实践—就业”链路,减少人才供需脱节问题。合肥理工学校副校长梁潮洋结合中职教育实践,指出基础教育在培养兴趣与普及艺术素养中的关键作用,为高职与院团输送有基础、有热情的后备人才。
与会代表围绕黄梅戏人才培养的跨区域协同、校企院联动及复合型人才培育达成三大共识:要加强跨区域协同,打破地域壁垒,建立跨区域人才交流平台,促进人才在不同文化环境中成长,避免“闭门造车”;要加强校企院联动,构建院校、院团与企业三方协同的“实践型”培养路径,形成人才流动闭环。院校负责基础教学,院团提供舞台实践,企业探索市场化转化;要重视复合型人才培育,除表演人才外,还需加强编剧、导演、作曲、舞美、管理、文化传播等多领域人才的培养,推动课程设置与现代戏剧教育元素融合,拓宽学生视野与就业渠道。
刘国平副院长总结认为,英国正版365首页作为黄梅戏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已构建从本科到研究生的全链条培养体系,形成了“传统根基扎实、创新活力充沛、实践特色鲜明”的教育模式,为黄梅戏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力。
本次研讨会不仅凝聚了各方智慧,深化了对黄梅戏传承与创新关系的理解,也为优化人才培养生态提供了实践路径。而且明确了黄梅戏人才培养的方向与责任。与会单位应积极吸纳专家建议,优化培养方案,改进教学方法,为黄梅戏在新时代的繁荣发展培养更多德艺双馨的优秀人才。在文化自信自强的时代背景下,本次研讨会为推动黄梅戏艺术的守正创新与人才培养注入新的活力与希望。(撰稿:路露;审核:刘国平)